射击考核,九班缘何发挥失常? ■张啸峰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薛子康 茅文宽绘 “郑超,一发7环;姜吉安,零发0环;田华,一发6环……”前不久,第77集团军某旅组织狙击步枪实弹射击考核。当听到自己班里的射击成绩后,某连九班班长郑超险些惊掉了下巴——全班9名战士,有好几个人不合格,就连从未失手的自己,这回也栽了跟头。 “不应该啊!前期的训练中,大家没少下功夫;上一次射击,全班均能达到良好以上标准;昨天晚上,我还逐一检查了枪支……”容不得郑超细想,下一轮射击的口令已经响起,他只能硬着头皮重新走到射击位置。 “调整射击姿势、修正瞄准点……”尽管郑超不断小声提醒着战友努力找回状态,可是这轮下来,有的同志成绩仍不见起色。 “问题究竟出在哪?”从靶场返回的路上,郑超满脑子都是问号。直至进行武器保养时,他才找到原因。 将枪械分解开后,郑超发现了端倪:原本应当属于1号枪的击发机,却装在了自己5号枪的枪膛里;2号枪的瞄准镜,又被安在了8号枪上……这让郑超如梦方醒。 原来,就在上次射击训练结束后的武器保养中,九班临时接到其他任务。于是,郑超就把保养武器的工作,交给了列兵小林来完成。 没想到,由于临近饭点,小林急于开饭,忙乱之下误将多支枪的零件弄混,这才出现了“张冠李戴”的情况。殊不知,这样做可能对通用步枪影响不大,但对于狙击步枪却是致命的。 “原以为只要把枪支完整装回去就万事大吉了,没想到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却影响了射击精度。”在战友责备的眼神中,小林羞愧地低下了脑袋。 “错误虽然是你犯下的,但责任却在我。”不等小林再次开口,郑超便接过话茬,“武器装备是军人的第二生命。让大家把自己的枪支交给别人保养,这本身就是考虑不周。” 完成武器保养并将零件逐一归位后,郑超主动找到连长赵新博承认错误。至此,这场“失准”风波算是告一段落,但是此事所带来的“思想风暴”却刚刚开始。 “一枚马蹄铁能改变一场战争的结果,更何况一件武器装备?”不久后,一场爱装管装教育拉开序幕,武器装备保养不精细、重表面轻整体等现象被摆上桌面。同时,该旅还对照《装备管理条例》,结合实际制订《车炮场日工作规范》《装备保养“六步法”》等细则,小到螺丝钉的松紧程度、润滑油的加注数量,大到发动机的整机保养、武器系统的整体维护方式,都进行了细致明确的规定。 几天后,郑超带领全班重回考场。枪响靶落,这一次,他们打出了全班优秀的好成绩。 “你对武器装备上心,它自然不会亏待你。”打靶归来,列兵小林有感而发。 细节之中见成败 ■李佳豪 文中提到的关于“马蹄铁”的典故,讲述的正是1485年,英国国王在一场决战中,因忽略了一个小细节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导致战局逆转、国家灭亡的故事。 战争是最严酷的审计师。翻阅有关战争的书籍和典故,因为一个细节决定胜负的例子屡见不鲜——官渡之战中,由于乌巢守将淳于琼酗酒被曹操烧了粮草,导致袁绍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军因为一只波斯猫暴露了指挥所位置,最后吃了败仗。反之,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第20兵团某部之所以敢在大白天潜伏在“联合国军”眼皮底下,正是因为官兵在采取行动前,就对诸如“咳嗽怎么办”“蚊虫叮咬怎么办”等看似细枝末节的问题,作出了详尽的明确。 现代战争是精确战争,每名单兵、每个岗位、每台装备、每个战斗单元,都是体系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各个系统要形成“一盘棋”,各种力量要拧成“一股绳”,一时一刻、一事一域也离不开精准理念、精细作风、精心态度。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九班的经历告诉我们,对于着眼“死生之地”、求取“存亡之道”的军人而言,一定要在训练中聚焦“细节”二字,以不失圭撮的要求、精益求精的追求、事无巨细的标准,推动部队战备训练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