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数据、智能制造、共享经济等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重庆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在培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核心智能产业的同时,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推动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一块大屏幕,全国31个省(市区)级平台数据接入,500多万车辆的运行情况实时监控……走进位于重庆南岸区的重庆中交通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自主研发的“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平台”上,所有入网车辆的位置、车速、行车路线等信息一目了然。“这是我国首个跨地域、跨平台的车联网应用平台,目前已实现大数据应用服务。”公司产品总监张世建说。 在南岸区,像中交通信这样的车联网企业超过100家,基本形成涵盖智能交通、车载终端等环节的车联网全产业链,2017年产业规模达到116亿元。 南岸区的车联网产业是重庆布局大数据智能产业的一个缩影。“重庆在智能装备和产品制造等方面起步较早。”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陈金山介绍,2017年重庆市智能产业企业超过3000家,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增长速度达到25.7%,为推动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项目的引领和支撑。重庆注重引进一批大数据智能化领军企业,加快构建大数据开发应用平台。4月9日,重庆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签约,将在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科技金融和大数据人才培养等3个领域开展14个项目合作。去年底以来,腾讯、紫光集团、小米科技等国内大数据行业巨头项目也相继布局重庆。 记者近日在渝北区仙桃数据谷产业园看到,中科创达、科大讯飞等400多家行业龙头和高科技企业集聚于此,围绕智能汽车、生命健康、智能终端、航空服务、智慧城市5个产业领域,搭建起了智能样机生产平台、智能汽车协同创新平台等10个大数据智能化公共技术平台。 不只是渝北区,在重庆各地,一批大数据智能产业平台加快构筑,推动创新资源集聚,不断释放发展新动能。 在两江新区,今年1月份挂牌成立的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内,布局发展起数字基础型、数字应用型、数字服务型三大类产业,目前已入驻相关企业2000多家,成为我国数字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在渝中区,区块链产业风生水起。这里建设了重庆首个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引入11家区块链企业,正与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协会、重庆软件行业协会共同打造区块链应用生态圈。 在平台的支撑下,企业智能技术转化应用和产品创新的速度大大加快,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已经取得突破性成果。比如,北斗科技集团成功研发出3款基于北斗精准定位的物联网无线数据模块,适用于全球主流运营商频段;博拉网络股份公司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应用领域开发超过200项产品,应用于汽车、快消、3C家电等多个行业。 顺应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开展“机器换人”、开发智能生产线、建设数字车间等,已在重庆制造业形成“气候”。去年12月份,国内首条集数据、自动加工、在线检测于一体的汽车部件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在重庆驰骋轻型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投产,用工从400多人减少到60多人,质量合格率提升30%,产能提高3倍,年新增销售收入约2亿元。 如今,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能化应用“三位一体”发展格局正在重庆加快形成。按照计划,重庆今年的智能产业将力争实现销售收入4500亿元,构建起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0年,重庆将培育10家以上中国领先的智能产业龙头企业,智能产业规模达7500亿元,基本建成国家重要智能产业基地、中国一流智能化应用示范之城和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冉瑞成 吴陆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