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之窗_扬中新闻门户网站

让种田成为一种“乐趣”

来源:互联网 作者:扬州之窗 发布时间:2022-06-17

  眼下正是插秧时节,八桥镇的“种田大户”徐兴雷和他的农机手们天天起早摸黑,加班加点,一心扑在田地里抢农时、抓生产。还需再奔走十余天,他手里承包的千余亩稻田就能基本耕作完工。
  黝黑的皮肤、偏瘦的身材,如果不是因为穿着打扮比较年轻,“80后”徐兴雷看上去就是个地道的农民。起先,他在安徽种了两年田,苦于没尝到“甜头”,又听说扬中交通便利,水利灌溉基础不错,2012年便带着妻子,从老家连云港来到我市八桥镇,成为了一名“种田大户”。
  一户农家种植几亩甚至十几亩农田,已经是非常辛苦的事了。徐兴雷承包的1500亩农田还都分散在油坊、八桥、西来桥等地,他是如何做到几头兼顾的?对于这个问题,徐兴雷笑而不答,而是带领记者参观了他的“农机天团”——3台插秧机、4台耕地拖拉机、2台无人植保机、2台喷杆喷雾机、1台挖掘机。
  “机械化种植速度快、效率高,节省劳动力,前前后后总共在机器上投资了100多万元。”行走在盛夏的田间,徐兴雷仿佛在指挥“千军万马”,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出现问题我就去现场看看,没什么情况的话就人工配合机器作业。” 机械出现故障时,徐兴雷就在一旁认真地向修机师傅学习,渐渐地自己也摸索出一些门路来,逐渐省去了一笔“修理费”。在他看来,年轻人学习能力强、对农业设备的认知度高,从事农业有很大的优势。每年,徐兴雷都会去句容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充电”三次,闲暇之时,他还在直播间收听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为丰收丰产打牢基础。
  “当然,我能坚持下去,离不开扬中的各类惠农政策,种粮有种植补贴,购机有农机补贴,前几年盖了个储存仓库,政府也有补助。”徐兴雷扳着手指算着细账说,“小麦亩产量600斤、水稻1000斤左右,2015年成立了耀威家庭农场,用于种植和农机对外服务,每年效益近50万。”
  在扬中打拼的这些年,徐兴雷凭借勤劳的双手和辛苦的付出,在这片广阔的田地里奋斗打拼,安居乐业,让异乡成为家乡,2020年,他还荣获扬中市第六届“十佳新市民”荣誉称号。“田还是那片田,背后的政策支持、科技进步,让种田这件事种出了新气象,种出了无限的乐趣。”早稻全面栽插结束后,接下来徐兴雷还要忙于施肥、除草、管理,直到用丰收的喜悦铺就属于他的幸福小康路。
  □杨蝶飞
  
  

上一篇:镇江军分区点验我市民兵队伍

下一篇:没有了

最火资讯